設計思路: 在“蘋果和橘子”的主題活動中,孩子們積累了很多關于不同水果特征的經驗。生活是豐富多樣的,不同名稱的水果之間有所不同,同種水果之間也有特征上的顯著區別。讓孩子在泛泛的面上了解不同水果的特征是應該的,對于某一水果的多角度深入了解也是有價值的。此外我也覺得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,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小班孩子一些新的挑戰,例如,感知覺的運用、多種語言的組織、思維的擴散等。于是,我想到了利用表皮顏色、形狀大小、口味口感不同的蘋果,通過猜猜比比的方式讓幼兒“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的特征,發現蘋果之間顯著的不同”,在整個的活動過程中“運用多樣的語言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,對蘋果產生興趣”,促進小班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。 活動目標: 1、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三種蘋果的特征,能發現蘋果之間顯著的不同。 2、對蘋果感興趣,愿意與同伴說說自己的發現。 活動準備:兩個袋子,一個暗箱,數個紅,黃,青蘋果,濕巾 活動過程: 一、輕松談話,引出主題: 重點提問: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? 小結:有的小朋友喜歡吃XX,有的小朋友喜歡吃XX,我們都很喜歡吃水果,多吃水果身體好。
【設計意圖:通過分享交流,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的經驗,激發幼兒對水果的喜愛之情。】 二、感知蘋果特征 (一)猜猜、看看、摸摸蘋果 1、紅蘋果 提問:猜猜他是誰?它是什么顏色的(魔術帶出示紅蘋果) 小結:紅紅的蘋果真好看,紅蘋果是我們的好朋友。 2、黃蘋果 重點提問: (1)仔細看看,這個水果是什么顏色的?(有洞的魔術袋出示黃蘋果) (2) 黃色可能是什么水果呢? 小結:很多水果都是黃顏色的,今天黃蘋果來到我們班級找朋友啦。 3、青蘋果 重點提問: 用手摸一摸,有什么感覺?((暗箱出示青蘋果,讓幼兒摸一摸,與幼兒互動) 小結:小手摸起來硬硬的,涼涼的,圓圓的,原來是一個青蘋果。 【設計意圖:呈現裝著紅蘋果的布袋,教師將布袋抓緊,只看得出圓圓的形狀,孩子可能會說是蘋果,教師可以追問為什么?從形狀上來回顧關于水果的已有經驗,教師將布袋中的蘋果取出,引導幼兒用不一樣的語言來形容水果。呈現裝著綠蘋果的兩邊可以同時摸的摸箱,請兩個孩子同時摸,說自己的感受。通過看看、猜猜、摸摸的形式豐富幼兒對于不同水果外形特征的認知。】 (二)吃吃玩玩,鞏固認知 1、幼兒用手摸摸、用鼻子聞聞、用皮膚碰碰蘋果。
2、幼兒嘗一嘗蘋果。 【設計意圖:教師隨機地選取其中的兩個蘋果,引導幼兒比較,教師作相應的記錄,并適時地根據孩子的回答從大小、高矮、顏色等方面提煉。盡管孩子都吃過蘋果,但是很多孩子的固有思維是紅蘋果的肉是紅的,綠蘋果的肉是綠的,黃蘋果的肉是黃的,教師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,再讓它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果肉的顏色,引導幼兒說說品嘗后的感受。】 三、延伸活動 出示蘋果汁和蘋果醬 ,引導幼兒繼續探索蘋果的秘密 【設計意圖:引導幼兒繼續到生活中探索蘋果制品,經主題經驗延續。】
|